2025 年 5 月,TikTok 推出的 “AI Alive” 功能,凭借图像到视频的 AI 生成技术,为短视频生态注入新活力。它专为限时动态(Stories)打造,能让用户仅靠一张照片和一句指令,就让静态照片变为动态视频,无需专业剪辑技巧。

一、AI Alive 的核心功能
AI Alive 借助先进的 AI 算法,可将单张静态照片转化为几秒的短视频,还能智能添加动态效果和音效。比如,静态的自然场景中,天空能展现出日落渐变、云朵飘浮的景象,海面会泛起波纹并配上海浪声;人像照片里,集体自拍中的人物能做出微笑、挥手等自然动作,表情细节也更为突出。用户只需给出简单的文字提示,像 “让画面动起来”,或者选择预设指令,就能得到专业水准的短片,大大降低了创作的难度。
二、适合使用 AI Alive 的创作者
在竞争激烈的短视频领域,AI Alive 精准解决了两类用户的难题。
对于没有剪辑经验的用户,TikTok 官方称,AI Alive 的智能编辑工具能让静态图像 “活” 起来,帮助他们创作出有专业感的短视频。
而对于需要批量生产内容的创作者,该功能能显著减少制作高质量短视频的时间成本。结合 TikTok 的热门音乐和特效,他们可以快速批量制作出吸引眼球的内容,提高账号的活跃度和视频的观看量。
三、AI Alive 制作动态视频的步骤
整个操作都在 TikTok 应用内进行,流程十分简便。
首先是找到入口,打开 TikTok 后,点击底部的 “个人资料”,通过个人头像进入限时动态(Stories),也可以从收件箱或推荐页进入。
接着选择照片,点击蓝色 “+” 按钮,从相册中挑选一张照片,或者即时拍摄一张。
然后进行 AI 生成,在编辑页右侧的工具栏中点击 “AI Alive” 图标,输入文字指令,例如 “让照片动起来”,等待大约 1 分钟,视频就生成了。
在生成过程中,用户可以添加音乐、特效,之后发布到 Stories。视频草稿会保存 7 天,过期后会自动删除。目前,很多用户对自然景观的动态转化效果赞不绝口,特别是天空渐变、水流波纹等场景,逼真程度超出预期。但也有用户反映,处理复杂的人像或动物照片时,偶尔会出现不自然的扭曲,比如有用户将猫的照片转换为动画时,出现了奇怪的扭曲和元素错位。TikTok 表示会不断优化算法,解决这些问题。
四、TikTok 对 AI 内容的防护措施
为应对 AI 生成内容可能引发的真实性争议,TikTok 建立了严格的安全机制。
一是强制标识,所有由 AI Alive 生成的内容都会带有 “AI 生成” 标签,让观众清楚知道内容的来源。
二是 C2PA 元数据嵌入,按照 C2PA 标准嵌入元数据,即便视频被下载转发到其他平台,也能追溯到 AI 来源。
三是三重审核,系统会自动审核上传的照片、文字指令和生成的视频,确保符合社区准则;发布后还会开放用户举报通道,进行人工二次复核。
五、总结
AI Alive 功能极大地提高了创作效率,尤其对矩阵账号运营者来说,能批量生成视频内容,节省大量时间和精力,让视频创作更高效便捷。借助它,创作者无需逐个制作视频,可快速生成大量符合平台推荐规则的内容,提高视频发布频率和质量。
在社交媒体领域,Instagram 和 Snapchat 曾尝试将文本生成图像技术用于提升用户体验,通过文字转化为静态图像来创造更具创意的内容。而 TikTok 的 AI Alive 技术更为前卫,直接从图像跨越到视频领域,为短视频创作开辟了新的可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