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技巨头的欧盟合规之战再添硝烟。欧盟委员会近期公布的初步调查结果直指 TikTok 与 Meta,两大平台因涉嫌违反《数字服务法案》(DSA)核心条款,正面临可能高达年营业额 6% 的巨额罚款,这场监管风暴已引发全球科技行业震动。
一、调查靶心:DSA 框架下的三重违规实锤
此次调查由欧盟委员会联合爱尔兰数字服务监管机构 Coimisiún na Meán 开展,聚焦 DSA 规定的核心义务履行情况,初步认定两大平台存在明确违规:
- 数据壁垒阻碍研究:TikTok 与 Meta 均未向研究人员开放合格的公共数据访问通道,设置的申请程序繁琐、工具功能残缺,导致研究数据不完整、不可靠,直接影响未成年人有害内容接触等关键课题的研究推进。
- 用户维权机制失效:Meta 旗下 Facebook 与 Instagram 问题更为突出 —— 既未提供便捷的非法内容举报入口,也未建立有效的内容审核申诉渠道,用户遭遇不公审核时几乎无法维权。
- 透明度规则缺位:平台对数据使用逻辑、内容审核标准的公开程度不足,与 DSA 要求的 “可追溯、可监督” 原则存在明显差距。
二、巨头回应:否认违规与合规辩护的对垒
面对指控,两家公司态度鲜明却策略各异:
- Meta 强硬反驳:发言人本・沃尔特斯直言 “不认可违规指控”,强调自 DSA 生效后已升级内容报告、申诉流程及数据工具,坚称现有方案完全符合欧盟法律要求,正与监管机构持续谈判。
- TikTok 柔性说理:一方面晒出合规成果 —— 近千个研究团队已通过其专属工具获取数据,欧盟地区配备 6000 余名信任与安全专员;另一方面指出监管要求存在矛盾,放松数据保护措施将与《通用数据保护条例》(GDPR)冲突,恳请明确义务协调方案。
三、欧盟立场:数据访问权关乎公共安全底线
欧盟委员会反复强调,研究人员的数据访问权并非 “额外要求”,而是保障公众利益的关键防线 —— 唯有通过数据审查,才能精准评估社交媒体对用户身心健康的潜在危害。调查显示,平台的数据封锁已造成实质性影响:研究人员无法追踪未成年人接触不良内容的路径,也难以量化虚假信息的传播链条,监管机构因此丧失了重要的风险预警依据。
四、百亿罚单倒计时:财务冲击与监管信号
若最终认定违规,欧盟有权依据 DSA 开出 “营业额 6%+ 持续性罚金” 的重磅处罚:
- 以 2024 年营收测算,Meta 将面临近 100 亿美元(1645 亿美元 ×6%)罚款,TikTok 罚金约 14 亿美元(230 亿美元 ×6%),巨额支出将直接侵蚀利润空间。
更值得警惕的是,这并非首次处罚:Meta 今年 4 月因数据收集问题被罚 2.28 亿美元,TikTok 年初因数据跨境传输问题缴付 5.3 亿欧元罚金,密集处罚凸显欧盟数字监管的 “高压常态化”。
五、行业震动:合规成科技巨头生存必修课
此次调查标志着欧盟《数字服务法案》《数字市场法》双轨监管进入深水区。对全球科技公司而言,这不仅是一次罚款危机,更是一次合规转型预警 —— 单纯依赖技术优势的运营模式已难以为继,建立适配区域法规的透明化数据机制、用户维权体系,将成为布局海外市场的 “入场券”。
这场罚单风暴的最终走向尚未明朗,但可以确定的是:在欧盟构建的数字监管框架下,”合规成本” 已成为科技巨头无法回避的核心经营议题。